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培養中小學生的新時代公民意識,引導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推進志愿服務工作邁向深入,這個暑假,吳忠市各中小學校深入開展暑期文明創建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吸引了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他們用愛和行動守護城市文明。一時間,一朵朵志愿服務小“蘭花”在吳忠大地上綻放光彩。
小手拉著大手 文明路上攜手同行
8月28日,迎著清晨明媚的陽光,吳忠市第三中學七年級(16)班的馬盈樂和父親馬建軍來到吳忠濱河體育運動公園的安瀾亭,與該班其他學生及家長匯合,一同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足跡,開展了助力吳忠市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志愿者實踐活動。
“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既是一次志愿服務活動,也是一次親子活動。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保護母親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馬建軍說,他和孩子近距離感受到了母親河的秀美,也認識到保護母親河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家長和孩子同參與、同勞動,更好地讓“保護母親河、保護黃河濕地、保護環境”的理念根植于孩子心中。
活動現場,該班師生共同宣讀了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倡議書,并邀請利通區志愿者代表為同學們講授志愿者活動的核心知識。之后同學們還在老師及部分家長的帶領下,順著黃河堤岸約一公里的綠色長廊,對周邊的綠化帶及公共設施進行了環境衛生清理。
同學們有的撿拾草地上的飲料盒,有的負責拿垃圾袋,有的手持小長鉤將路邊的煙頭、紙屑、塑料袋、瓶蓋等都拾進了他們的垃圾袋里。沒多長時間,大家便汗流浹背,各個滿頭滿臉的汗水,但誰也沒有放棄對垃圾的“追捕”,所到之處垃圾無處藏身,經過近2個小時的努力,大家都“收獲滿滿”。
“飲料盒是什么垃圾”“塑料袋是什么垃圾”……該班學生溫思遠在相互協助勞動中,還不忘對小伙伴進行垃圾分類提問,即興問答的方式讓大家增長了不少知識。
“用實際行動減少污染源,保護母親河,我們覺得很光榮。”“今后我還要帶動周圍很多的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珍愛母親河,保護母親河。”……當天,該班沒有一個志愿者喊累抱怨,從他們的臉上,能真切感受到大家都是發自內心的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活動中,他們表示,要用實際行動保護母親河,讓家鄉的天更藍水更綠。
學生家長李曉娟表示,開展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孩子主動樹立愛護環境、講究衛生、注重文明的良好意識,從小培養了他們健康積極的文明行為習慣。
“此次志愿服務活動的目的就是讓青少年樹立愛護環境從自己做起的觀念,學會對不文明現象說‘不’。我們提倡的志愿服務不僅僅是義務勞動,而是讓孩子理解志愿精神,心中有大愛,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人。”吳忠市第三中學七年級(16)班班主任孫武表示,通過活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進家庭,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營造人人關愛母親河,人人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我志愿我快樂 文明實踐別樣精彩
這個暑假,青銅峽市圖書館迎來了一批學生志愿者。15名學生志愿者在這里爭做起小小圖書管理員,開展圖書借還、圖書整理等志愿服務工作。
今年10歲的小小圖書管理員蔡東珅說:“我很開心可以幫助圖書管理員阿姨減輕工作負擔,在這兒我還學會了怎樣放書、還書和借書,利用空閑時間還可以寫作業、看書。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不僅能夠加深了我對圖書館的了解,還體會到了志愿服務的精神。”
無獨有偶,由利通區第七小學五年級學生組成的志愿者隊伍,來到吳忠市圖書館。小志愿者們拿起剪刀、膠帶修補破損的圖書,整理書架。“利用暑假,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入手,開展志愿服務,使自己的假期變得充實而意義非凡。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爭做一名具有‘團結、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的時代新人。”利通區第七小學五(1)班趙家郡說。
“讓學生體驗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培養他們到圖書館遵守規則、文明閱讀的習慣,同時也通過志愿活動,進一步弘揚志愿精神。”利通區第七小學志愿者帶隊教師尹金梅說。
暑假期間,吳忠三中南湖校區的馬翔來到吳忠市利通南街與勝利路相交處的國貿路口,開展公共交通文明引導志愿活動。今年15歲的馬翔,身穿紅色志愿者馬甲,頭戴小紅帽,手里還拿著一面旗子,他學著執勤交警的樣子,一邊引導機動車駕駛員禮讓行人,一邊提醒過馬路的市民,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不橫穿馬路,不翻跨護欄。
“期末考試結束后,我和媽媽上街路過國貿路口時,看到不顧天氣炎熱、在太陽下執勤的交警,心中萌生了要當一名交通志愿者的想法。”馬翔表示,母親很支持他做志愿者的想法,并帶他來到國貿交警崗亭,向正在上班的執勤交警李平訴說了自己的想法。
在確保馬翔安全的情況下,李平為他穿上紅馬甲,并做了簡單的崗前培訓。“這個小朋友特別勇敢,他這種自愿當志愿者的想法,展現了當代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我要為他點贊。”李平高興地說。
利通區第九小學“紅燭先鋒”志愿者服務隊和“啄木鳥在行動”志愿者服務隊在暑假期間,分組走訪慰問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和孤寡留守老人,為他們送去了溫暖與關懷。
“參加‘啄木鳥在行動’志愿者活動,我懂得了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關心和幫助殘疾學生和孤寡留守老人,讓我明白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利通區第九小學六年級(4)班學生馬天宇表示,今后,他還將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關心創城,支持創城,參與創城,我是創城小小宣傳員……”近一個月來,利通區扁擔溝燕寶小學的學生在村前巷口以快板說唱的形式誦讀《創建文明城市三字經》,向同利村村民們宣傳創建文明城市相關知識,圍觀群眾聽得津津有味,創建文明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為讓學生從小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公民意識,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扁擔溝中心學校及所轄四所村小學大力開展學生暑期志愿服務活動,助力創城工作。
埋下志愿種子 文明美德生根發芽
“爺爺奶奶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您的支持和參與,這是宣傳彩頁您可以拿回家看……”
“叔叔,請把電動車和自行車停放在臨時停車位上或者地下車庫,千萬不要拉線充電,小區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來維護,讓我們一起努力創建和諧文明的社區氛圍……”
……
暑假期間,在我市各社區里有這樣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少年,他們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手持小喇叭,穿梭在居民小區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宣傳、環境衛生治理、不文明現象監督等志愿服務活動。
在利通區金星鎮金星花園社區,“掃、鏟、裝、倒……”正在參與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的小志愿者們一氣呵成,汗水與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小區居民看到小志愿者們辛勤勞動紛紛點贊,并主動清理了樓道的雜物。
“這些孩子在學習之余,不怕苦、不怕累,積極為創城出力,我覺得他們太棒了!作為小區居民,更應該愛護維護小區的環境,倡導公共文明習慣,從身邊小事做起。”金星花園社區居民馬國鳳說。
“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我們希望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從而輻射整個社會。”金星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劉亞麗表示,暑假期間,該社區招募了轄區25名青少年組建了“小紅帽”志愿者隊伍,希望通過孩子們的志愿服務活動的方式帶動更多的家庭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來。
利通區古城鎮怡園社區集結了社區小小志愿者,通過發放宣傳彩頁的形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市民公約等知識進行宣傳。小志愿者們還拿起垃圾袋,穿梭在草叢中、道路旁、樓道內,拾撿藏在角落里的垃圾、煙頭,為創建文明城市力所能及地付出著。
“文明創建不僅僅是創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更要從深層次激發居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意識,讓文明創建的精神血液流淌進每個人的心田里。”怡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夏喜芬感觸道。
連日來,紅寺堡區新民街道綠苑社區組織轄區55名小志愿者開展“小小志愿者·創城我行動”志愿者清潔社區活動,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弘揚志愿者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養成愛護環境、愛護家園的意識。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小志愿者們戴著一次性手套、拿著小桶,認真撿拾地上的廢紙、塑料袋、飲料瓶、煙頭等垃圾,對樓層樓道和小區停車場的衛生死角進行了“重點整治”,對小區內車輛進行規范停放,清掃了住戶窗臺上的雜物。
“讓孩子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可以從小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文明習慣,激發孩子們珍惜環境、愛護環境的責任感。”綠苑社區干部李婷婷表示,通過這次活動讓小志愿者們明白,創建文明城市,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努力,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在孩子們的心靈里埋下了一顆文明、健康的種子。(吳忠日報 楊娜)
主管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委宣傳部 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文明辦
地址:吳忠市行政中心 吳忠市文明辦 郵編:751100 電話:0953-2039193
京ICP備1003144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 101201000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805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