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同心縣河西鎮艾家灣村,黑小伏等15名河西鎮村民被集體表彰,他們戴紅花、披綬帶、捧證書、領獎品,并現身說法,傳承文明新風尚。他們是該鎮勤勞致富、尊師重教、孝老愛親、移風易俗的模范典型。
這既是表彰會,更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活動現場,河西鎮還舉行了升國旗儀式,同唱《我和我的祖國》、領學《村規民約》、宣讀《文明實踐承諾》,并有文藝表演,激活群眾主體意識,激發基層參與熱情,著力提升文明實踐感染力。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同心縣探索推廣出“4+1+X”模式,升國旗、唱愛國歌曲、學習《村規民約》、宣讀文明實踐承諾,憑文明實踐積分在愛心超市兌換實物,根據實際開展自選動作。
除了增加活動儀式感,同心縣鄉村同向發力,進一步增強文明實踐活動的實效性,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縣委書記擔任中心主任,4個試點鄉鎮、12個試點村黨組織負責人擔任所(站)長。成立農業科技、文化文藝、老干部等13支縣級志愿服務隊,在試點鄉鎮(村)建立志愿服務分隊(小隊)。下沉基層后,開展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文明傳播實踐。
在河西鎮艾家灣村,鄉親們新修訂了“村規民約”,提倡不要彩禮,要彩禮不超過3萬元;提倡低賀禮,隨禮一般不超過500元,建檔立卡貧困戶不超過100元,低保戶不高于50元。對此,當地群眾紛紛響應。村民楊建勛嫁女兒時,不僅沒收親家一分錢彩禮,還謝絕所有鄉親們的隨禮,成為鄉親們學習的好榜樣。
“干部們給我講了很多,我明白了彩禮要得多,娃娃就要背起債,日子咋能過好?”楊建勛告訴記者,村干部和志愿者積極踐行“4+1+X”模式,不知不覺間讓新理念浸潤了鄉親們的心田,自覺成為文明的踐行者。(寧夏日報記者 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