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青銅峽黃河大峽谷迎來了上海稻草人旅行社20多名旅游“達人”。
“到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參觀,最能體味‘天下黃河富寧夏’的意蘊。聞名遐邇的青銅峽水利樞紐、神秘獨特的一百零八塔、風光旖旎的黃河十里長峽、雄偉壯觀的大禹文化園等一批精品景觀串珠成鏈,是寧夏全域旅游展示黃河文化的‘景觀廊道’。”坐上游船,伴隨著導游韓芳滔滔不絕的講解,游客盡情感受來自母親河的獨特魅力。
水流平緩,岸邊水草豐美,不時有鳥雀從中驚起、盤旋。
來自深圳的舒賽、鐘愛紅第一次來吳忠,眼前的一切讓他們驚嘆不已。
文靜的舒賽選準角度,把如錦似畫的黃河定格在相機里。他說:“第一次看到黃河,覺得這個地方比想象中要平靜很多,四周的環境和南方不一樣,這里很有異域風情。”
活潑的鐘愛紅看到水、草、林、田、山同時出現在眼前很“意外”,她說,沒想到黃河邊的環境這么好,郁郁蔥蔥。
與黃河第一次親密接觸,他們有著太多的憧憬。
在經過青銅峽市金沙灣后,洶涌的黃河變得平靜舒緩,兩岸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床寬闊,支斗渠交錯,湖泊眾多,人水相親,其樂融融。
吳忠,恰似黃河流域上的一顆明珠,留下許多為人稱道的故事。
青銅峽,黃河上游最后一道峽谷,這里的高山峽谷、長河濕地地貌造就了十里長峽的壯美奇觀,這里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引黃古灌區古渠匯聚的核心區。
吳忠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
千百年來,吳忠人沐浴黃河恩澤,用勤勞與智慧創造出“塞上江南”好風光。
今年32歲的韓芳出生在黃河邊,生活在黃河邊,自參加工作以來,從最初的懵懂到喜歡,到如今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黃河。
愛上黃河的還有25歲的導游王燕燕,工作3年來,她平均每天都要走一趟黃河大峽谷。“我喜歡這份工作,景色看不膩。”王燕燕既是導游也是黃河最忠實的游客。
沉默寡言的司機周鵬今年37歲,他愛崗敬業,靠開船養活一家人。他把人生最美的20個春秋年華獻給了黃河大峽谷。
“山還是這個山,水還是這個水。不同的是生態好了,景點多了,游客多了。”周鵬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人生感悟。
韓芳、王燕燕、周鵬,他們依靠黃河而生,同時也成為了黃河的守護者,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從國家2A級景區到國家4A級景區,再到現在申報國家5A級景區;從無人問津到現在每年接待游客60萬人次以上,他們努力展示母親河的美麗,展示守護者的質樸。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勇是申報國家5A級景區的主要負責人。從去年開始他便整理了大量資料來佐證黃河大峽谷景區的品質。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創建5A級景區,我們深挖黃河文化蘊含的新時代價值,開發游客喜歡的黃河流域旅游產品,用好寧夏引黃古灌區這塊金子招牌,講好寧夏黃河故事。”張志勇躊躇滿志。
近年來,吳忠市充分利用黃河資源,緊緊抓住建設沿黃生態經濟帶、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區創建的機遇,以全域旅游示范創建為統領,著力規劃賀蘭山下、黃河岸邊、稻花香里、長城內外、塞上江南等板塊 ,打造了黃河大峽谷、大禹文化園、水利博覽館、黃河樓、 黃河奧體中心、青銅古鎮等一批標志性景觀建筑,增強了旅游吸引力和整體知名度,形成了“黃河金岸·水韻吳忠”獨有的品牌形象。
開發黃河旅游,鑄就美麗吳忠,講好新時代的黃河故事。當前,如何更好地推動文化旅游業提檔升級、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文化、歷史內涵更好地造福一方?吳忠市文化旅游體育廣電局副局長李海龍說:“吳忠將黃河大峽谷、黃河樓、黃河壇、古渠首公園、黃河奧體中心和安瀾亭等串聯起來,與‘吃在吳忠’有機結合,加快打造寧夏黃河金岸精品區和黃河文化體驗核心區。同時,依托吳忠騎行運動和馬拉松賽,把整個黃河金岸的旅游景區融入銀川都市圈,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建設。”(記者 蔡寧曦 陳杰 馬淑玲 何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