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久久縈懷,總有一些細節,讓我們銘記心頭。
在一場場社會公益活動中,在一次次志愿服務行動中,在一個個獻愛心送溫暖的故事中……吳忠市廣大青年志愿者勇挑重擔、爭作貢獻,譜寫出一曲曲無私奉獻、服務社會、支持發展的青春之歌。他們把發揮個人才智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作為共同的人生追求,在共同體驗、共同付出中不斷收獲成長和進步。
“小課堂”托起少年成才之夢
“抬頭挺胸收腹,身體保持向上,臉上要保持微笑,123走,223走……”8月25日,在吳忠市利通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舞蹈室,伴隨著歡快的音樂,青年教師志愿者王帥正帶著孩子們跳拉丁舞。
今年25歲的王帥是吳忠鳴芳舞蹈學校的舞蹈教師。暑假前夕,利通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招募志愿者時,她積極報名參加。
“我很榮幸能成為以傳遞愛心、志愿服務、樂于奉獻、不求回報為宗旨的青年教師志愿服務團隊的成員之一。作為一名舞蹈教師,我利用閑暇時間,發揮自身的優勢和專業特長,給孩子們提供免費舞蹈教學課程,不僅豐富了孩子的暑期生活,也更好地給孩子們一個選擇培養特長的機會。”王帥說。
“每天寫完作業后,我就約同學一起來這里學舞蹈。通過這段時間的嘗試和學習,我發現我是真心喜歡跳舞。”今年11歲的王加莉是吳忠開元小學五年級學生,她表示,自己很喜歡舞蹈,以后想成為和王老師一樣的舞蹈教師。
8月25日,在利通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年教師志愿者董丹細心教學生古箏入門課程。
“我自學5年古箏演奏,這次利用暑假,在幫助孩子們培養興趣愛好的同時,也可以鞏固提升自己的彈奏水平。”負責古箏教學課程的青年教師志愿者董丹說,雖然是利通區扁擔溝中心學校的一名語文教師,但彈古箏是她的興趣愛好。她說,做志愿者最重要的是成為一個有心人,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用這種方式來培養自己的一顆愛心。
在利通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像王帥、董丹這樣的青年教師志愿者有21名,他們利用暑假為轄區360名青少年輔導電子琴、葫蘆絲、書法、版畫、圍棋等課程。
利通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李欣芳介紹,該中心堅持公益性原則,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期間免費向未成年人(中小學生)開放,一次性可同時接納30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活動。自去年11月份開課以來,該中心已開辦兩期培訓班,有2000余人(次)參加各類輔導培訓及活動,為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發揮了引領和促進作用,得到了師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
“返家鄉”敲開服務基層之門
8月19日,在利通區扁擔溝鎮烽火墩村“四點半課堂”,10余名中學生端正地坐在課堂里,等待著大學生哥哥茍勇為他們輔導作業。
茍勇是烽火墩村考出去的大學生,現在北京科技大學就讀。今年暑假,看到團利通區委發布的“凝聚青年志愿者力量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志愿者招募令,他積極報名,開始了自己的暑期志愿服務。
在村委會的支持下,茍勇開設了小學和初中兩個輔導班,吸引了當地50余名中小學生報名參加。
“我白天給同學們講課,晚上要備課到深夜,工作雖然很累,但每當看到同學們雙眼中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我就想起了當初的自己,一想到能用自己所學幫助到家鄉的孩子們,身體上的疲憊便一掃而空。”茍勇表示,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能為家鄉脫貧攻堅貢獻智慧和力量,能讓村里的孩子們學到新的知識,是他的榮耀。
修理水閘、給村里的花草樹木澆水、鏟除小廣告……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讓利通區上橋鎮瓜兒渠村大學生志愿者吳澤每天的生活變得充實起來。“這是鍛煉自己能力的好機會,也為我的大學生活及未來步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十分珍惜并感謝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明白了每一個崗位都不輕松,每一個為社會服務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吳澤感觸道。
在利通區勝利鎮新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大學生志愿者王儀和馬芮洋正在進行文明創建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商戶很多,工作量大,天氣也熱,雖然我們很累,但累中有樂。我們感受到了文明創建工作的不易,希望通過志愿服務,引領更多的群眾投身文明實踐,共同為吳忠市的文明創建工作助力。”王儀說。
連日來,利通區全面啟動“凝聚青年志愿者力量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報名參加的81名暑假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在該區12個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發揮先鋒作用。
目前,利通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平臺,以“蘭花芬芳”為志愿服務品牌,推行“345”志愿服務工作模式,成立了利通區青年中心及49個青年志愿者之家,使之成為弘揚青春正能量的主陣地。
“微心愿”溫暖扶貧助學之路
今年6月中旬,團利通區委圍繞征集“微心愿”、認領“微心愿”、圓夢“微心愿”,在扁擔溝鎮同利村燕寶小學開展了“情暖童心·志愿同行”困境兒童關愛慰問活動,為18名孩子送去圓夢禮物。18個“微心愿”被團利通區委干部、志愿者、各鄉鎮團委、機關干部和社會愛心人士一一認領。
8月25日,在利通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年教師志愿者方明為學生示范、講解版畫。
“一個文具盒、一個新書包、一支鋼筆、一本書,這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微不足道,卻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心愿,今天的每一份禮物都讓孩子們歡呼雀躍、快樂和滿足。”燕寶小學校長王占勝看到孩子們收到禮物開心的樣子,感動地說。
“感謝為我們圓夢的大哥哥、大姐姐,我們一定會把這份感情牢牢記在心里,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受贈學生馬榮在領取到專屬自己的電話手表后開心地說。
時隔半月,團利通區委再次組織開展“青春建功脫貧攻堅”愛心捐贈活動,聯合吳忠市青年企業家聯誼會13家愛心企業,募捐資金20.6萬元,為利通區脫貧攻堅主戰場——扁擔溝鎮的8所農村學校更換課桌椅1220套。
為貧困學生送去“微心愿”禮物、向農村學校捐贈課桌椅,是團利通區委開展青年志愿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團利通區委書記王芝蘭介紹,團利通區委牢牢把握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主線,深入開展脫貧攻堅青年爭先
行動,突出抓好青春勵志、青春助業、青春助學、青春志愿四大行動。通過示范引領、搭建平臺、資源整合等有效措施,積極組織各基層團組織、愛心企業、廣大團員青年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為利通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小桔燈”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8月26日,烈日當頭,在紅寺堡區新民街道創業社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小區內開展清掃垃圾、鏟除小廣告等活動;他們身著紅馬甲,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是被錄入創業社區志愿者系統的一員。
7月27日,利通區正式啟動“凝聚青年志愿者力量 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一個月來,81名大學生志愿者在該區12個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發揮先鋒帶頭作用。
在志愿服務隊伍當中有很多大學生,他們的到來為創業社區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也為創業社區的干部職工減輕了工作壓力。
“我是寧夏醫科大學2018級的學生,從7月27日開始本次志愿服務的,主要是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創建文明城市的宣傳工作。”寧夏醫科大學大三學生陳永強說,他是自愿參加志愿者活動的,他希望紅寺堡變得更干凈、更整潔。
“在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勸導等工作中,志愿者真正發揮了奉獻、友愛、團結、互助的志愿精神,給我們的社區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創業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靳英說。
“您知道青銅峽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嗎?”
“您對青銅峽市創城工作有什么意見和建議?”
……
連日來,團青銅峽市委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展“凝聚青春力量創建文明城市”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在開展創城知識宣傳過程中,志愿者們每到一處都認真向大家宣講創建文明城市的意義,宣傳引導市民理解支持參與創城工作。
團青銅峽市委書記趙壯壯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著力開展創新化、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以創城志愿服務和創城氛圍營造為重點,組織好廣大團員青年和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到創城工作中,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接力志愿服務火炬,吳忠青年步履不停。
——疫情期間,全市118名青聯委員、156個青年文明號和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助力防疫工作,50個青年志愿者組織和超過5000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71萬個小時,成立青年疫情防控心理輔導志愿服務隊,274名心理咨詢師和志愿者提供免費心理輔導服務3420人次;
——聚焦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的青少年,集中開展學業資助、就業幫扶、創業扶持、志智雙扶、志愿服務、閩寧協作等六項行動,深化留守兒童“扶貧護苗”、高中生“亮路計劃”、大學生“扶貧圓夢”、農村青年“創業引領”、留守青年和返鄉青年“扶貧扶志”,構建共青團特色扶貧體系;
——圍繞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青春守護母親河”志愿服務項目,開展“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清’”線上健身跑、“守護母親河”環保隨手拍等環保志愿服務活動,廣泛動員團員青年參與生態環保實踐、助力污染防治,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
聚焦青春建功。吳忠市各級共青團組織正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以培養青年的公民意識、奉獻精神和服務能力為目標,圍繞黨政關心、社會關注、青年能為的社會公益事業,組織動員全市廣大青年志愿者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吳忠日報記者 楊娜 文/圖)
主管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委宣傳部 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文明辦
地址:吳忠市行政中心 吳忠市文明辦 郵編:751100 電話:0953-2039193
京ICP備1003144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 101201000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8050176